被網友評為“史上最帥學霸”的2017年陜西高考文科狀元向遠方,最近成為眾人討論的話題中心。
向遠方學習成績優異,熱愛體育運動,綜合素質高。而他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值得我們學習借鑒。
以身作則示范 潛移默化影響
向遠方父母獨具匠心的教育方法,就是“不教之教”,即不用道理簡單直接地教育孩子,而是通過以身作則示范,讓孩子在生活中去領悟、去學習。正是通過這種“不教”,從而達到了真正教育的目的。向遠方的父母認為,家長的生活態度和文化修養時刻影響著孩子,優秀的家長應在言行上做孩子的榜樣,釋放正能量,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行為。
向遠方的父母向云勇、顏梅是大唐彬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員工,由于工作性質特殊,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向遠方,但每天下班后,他們都要與向遠方通電話,關他的成長。遇到沒話可說的時候,他們就在電話里給向遠方讀書,日復一日,雷打不動。這種無形的關心和教育,成為向遠方成長道路上最堅實的后盾。而作為父母,向云勇和顏梅在工作中兢兢業業,取得的優秀成績也在無形中給兒子樹立了最直接的榜樣。
除了學習外,父母最關心的便是孩子的身心健康,向遠方的父母也不例外。向遠方的父親向云勇年輕時在外廠培訓,為了擁有健康體魄、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,即使冬天下大雪他都堅持每天早上起床后跑步鍛煉。現在下班后,在籃球場上也經常能看到他打球的身影。
或許正是父親的這種精神默默影響著向遠方,他逐漸養成了健身、爬山等健康的生活習慣,張弛有度,勞逸結合,在緊張的學習中找到一種平衡,同時也提高了自我調節的能力。
學會大膽放手 鼓勵勇敢前行
在孩子成長的漫長道路上,很多時候需要父母做孩子的引路人,從精神上多給孩子一些鼓勵,使他們有前行的信心和勇氣。
向遠方的父母認為,只要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,就讓他學著做。遇到難事,向遠方的父母總是退后一步,默默支持,而向遠方卻給了父母一個又一個驚喜。
向遠方五歲的時候,需騎自行車完成一段四公里的路程。父親向云勇很不放心,但他深知,兒子人生道路上還有無數個四公里,以后也還會有更多的未知在等著兒子,他無法永遠亦步亦趨地呵護著兒子。雖然心疼兒子,但向云勇不愿放棄這個鍛煉機會,他鼓勵兒子勇敢地邁出第一步,“去吧,你能行”。
簡單的話語背后,向云勇跟在兒子自行車后面足足走了四公里,一路默默關注著兒子的平安。父親的放手,讓向遠方堅定了“我能行”的信心,也正是有了父親的一路陪伴,讓他看到了“我能行”的本領。
真正關心愛護孩子,就應當給他一個“我能行”的信心和“我能行”的本領,這種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形成,無論是對孩子的學習、生活還是未來的發展,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關注心靈成長 保留自由空間
向遠方的父母認為,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是第一位的,事情的對錯才是第二位的。父母只有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,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。父母只有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,用孩子的眼睛去看,用孩子的耳朵去聽,用孩子的頭腦去想,才能協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,幫助他們成長。
此外,在與孩子的溝通中,不可忽視文字的力量。通過文字,父母可以表達平時無法用言語直接表達的感情,既能顧及孩子的自尊心、容易被孩子接受,也能讓他們真實觸摸到來自父母的關愛。由于遠在他鄉工作,向遠方的父母時常給向遠方寫信,從紙質版到電子版,每一封信都用文字書寫著他們對兒子的理解、期望和關愛。
父母對孩子的教育,還應做到關注而不干涉。父母要引導孩子理性科學地去感知,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,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,讓他們懂得成長進步與自我的心理和行為有關。
正是由于父母的這種正確引導,向遠方在學習中才能夠深刻了解自己,根據自己的作息規律,制定了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。同時,父母也從來不干涉他學習上的事情,不給他任何壓力,給他足夠的成長空間。
家庭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要求家長更好地和孩子進行溝通,讓孩子在學習、生活、做人、自我修養等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。正如向遠方的父親所說,每個孩子都是具有自身特質的精靈,每個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應該因人而異,家長要做的是充分發掘孩子身上的優勢,讓他們輕松快樂的學習,擁有一個自主選擇的人生。
(作者單位:大唐彬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