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訊 記者朱怡報道 6月15日16時25分,湖北省巴東縣蔡家村200千瓦光伏電站順利并網發電,標志著國家電網公司在定點扶貧地區湖北省長陽縣、秭歸縣、巴東縣、神農架林區(以下簡稱“三縣一區”)捐建的236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全部建成投產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為落實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,國家電網公司將光伏扶貧作為開展電力扶貧的重要抓手,決定實施“國網陽光扶貧行動”,其中計劃投資7.27億元完成湖北、青海兩省五縣區定點光伏扶貧工程。
2016年,國家電網公司在湖北、青海兩省五縣區采取投資建設運營光伏扶貧電站的模式,投入2.7億元建設了7座總容量2.98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。2017年,該公司又全額出資4.57億元,在湖北三縣一區23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,每村建設20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,總容量4.72萬千瓦,投運后捐贈給村集體,幫助32253戶9666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。據測算,計入地方政府0.25元/千瓦時的電價補貼后,每個200千瓦村級電站每年產生可用于扶貧的收益19萬元左右。
在湖北省發展改革委大力支持下,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發揮政企聯動、屬地協調、總包技術優勢,超常規推進項目選址、落實光伏電站指標計劃和項目備案、與市州林區政府簽訂框架協議等工程前期工作。3月份啟動建設以來,參建人員按照里程碑計劃,狠抓設計質量、設備質量、施工質量,克服山高路遠、梅雨季節自然條件惡劣等困難,在6月15日前按計劃完成全部電站建設。
為做好后期運維工作,國家電網公司會同地方政府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,建立運維單位、村集體、總包單位三級運維服務體系,購買電站保險,為運行保駕護航。此外,該公司還發揮技術優勢,將電站接入國家電網分布式光伏云網,實現“光e寶”手機客戶端遠程監測,確保電站保持25年以上穩定運行。下一步,還將協助當地政府做好電價審批、資產捐贈、電費結算、監督收益分配等工作。